** 內蒙古交通扶貧工程帶給草原新希望 ** 來源:中國公路網 “前兩年在城里打工,經常閑著沒活,現在每天都在地里忙活。”今年,趙春江結束了打工生涯,回到家鄉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東八號鄉頭號村,開始在土地上“刨金植金”。看著豐收的土豆,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扶貧工程和有效的產業扶持政策,給當地經濟發展、農牧民增收帶來了新希望。 ** 街巷硬化與產業扶持相結合 ** 四子王旗是烏蘭察布市唯一的少數民族國家級貧困旗,是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一對一”包扶貧困旗縣的聯系點。公路運輸是這里唯一的運輸方式。 交通扶貧工程實施以來,四子王旗開建了呼和浩特至武川至格根塔拉一級公路、烏蘭花至善丹呼日勒口岸公路等。今年,該旗計劃投資2.8億元,重點對境內4條主要交通干線沿線的7個鄉鎮24個自然村78個嘎查,以及查干補力格蘇木、白音朝克圖鎮的16個嘎查,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 四子王旗委書記武玉亮告訴記者:“我們將街巷硬化與產業扶持結合起來,在農區發展馬鈴薯產業,在牧區推廣杜蒙雜交肉羊養殖。其中,為東八號鄉頭號村配套建設膜下滴灌馬鈴薯3000畝,村民人均年收入可增加1500元。” 隨著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四子王旗正著力建設草原特色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以及依托現代物流承接產業轉移的先行區。 內蒙古將31個國家級貧困旗縣和7個自治區級貧困旗縣納入交通扶貧范圍,由38位領導干部聯系包扶。 按照要求,對嘎查(村)通瀝青(水泥)路建設項目,在國家投資補助的基礎上,自治區每公里再給予10萬元的投資補助。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項目,免除資本金配套,除國家、自治區投資補助外,其余資金由自治區采取統貸統還的方式籌集。擴大利用以工代賑方式進行農村牧區公路建設的規模,自治區每年從國家撥付的以工代賑資金中,安排不少于25%的資金用于農村牧區公路建設,重點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傾斜。 ** 公路建設激發經濟活力 ** 清水河縣城關鎮的老趙經營著豆腐坊,每天一早就把幾百斤豆腐搬上發往呼和浩特的班車。“現在車快了,一個多小時就到了,豆腐還是熱乎的。”老趙樂呵呵地說。 清水河縣崇山峻嶺少平川,如今交通情況大大改善。從城關鎮到呼和浩特,客運班車半個小時發一趟,一個多小時就能到;榮烏高速公路清水河至十七溝段的建成,結束了清水河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科左中旗的牛肉、五原的葵花籽、庫倫的蕎麥系列產品……大量特色產品走出內蒙古,走向全國;而草原美景、地道的美食及天籟般的長調,也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游客紛至沓來。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公路建設使內蒙古貧困地區的經濟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根據規劃,內蒙古38個貧困旗縣5年內將完成公路建設投資1457億元,建設公路30282公里、汽車客運站581個。2014年,內蒙古交通扶貧安排投資248億元,重點推進烏蘭浩特—新林北高速公路等建設項目;繼續加快嘎查(村)通瀝青(水泥)路建設,全年計劃貧困旗縣新增通瀝青(水泥)路嘎查(村)50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