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希望點燃新的激情,新的憧憬開啟新的征程。在新的一年里,湖南交通又將承載著新的光榮與夢想,鏗鏘前行。 在2014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工作報告中,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明欣所作的《改革創新 科學發展 為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報告描繪了未來美好新藍圖,讓生活在湖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能在這份報告中找到新的期待和幸福的新坐標。 追夢2014,實干湖南交通人,現在起航。 繼續加快推進交通建設 一是投資660億元,提高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水平。其中:高速公路投資390億元,確保澧常、新溆、長韶婁、懷化繞城、炎陵至汝城(掃尾項目)403公里建成通車,力爭安邵、常安、汝郴赤石特大橋24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開工建設600公里;國省干線投資140億元,新改建1500公里,新開工建設1500公里;農村公路投資75億元,建設8000公里;水運投資34億元,重點推進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土谷塘航電樞紐和湘江2000噸級航道二期工程建設;道路運輸站場投資21億元,重點推進綜合運輸樞紐和物流基地建設。同時,深入推進實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扶貧規劃,做好規劃實施監測和評估工作。 二是強化資金保障。大力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建立完善以省高速公路開發總公司、現代投資公司、省公路建設投資公司、省水運建設投資公司為主體的省級交通投融資平臺體系;支持市、縣做實做強交通投融資平臺,研究提出穩定交通建設專項資金的政策措施;爭取金融機構支持,兌現貸款合同;強化交通資金預算和績效管理,督促市州把燃油稅改革省轉移支付資金專項用于交通建設。 三是加強項目管理。進一步規范招投標行為,加強征地拆遷經費管理,強化設計變更控制,完善建設市場信用評價體系;鞏固“工程質量安全年”活動成果,深入推進現代工程管理,建立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標準化長效機制;研究出臺重點水運工程施工標準化有關規范;推行全壽命周期成本設計,加強監理和試驗檢測管理。 四是加強組織調度。完善高速公路和重點水運工程建設定期調度機制,及時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優化建設環境;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抓進度,加強項目建設關鍵節點時間控制,實行目標管理,加快前期工作,保障年度建設任務完成。 深化交通運輸領域改革 一是堅決落實好中央、部、省統一主導和操作的重大改革。按照省政府批復的方案,完成高速公路體制改革,實現建管分離、政企分開、事企分開;推進海事體制改革,增強水上交通安全管控能力。嚴格按省要求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辦好省交通醫院,穩步推進廳屬國企改制,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中鐵建重組省交通設計院和環達路橋公司。根據部統一部署,繼續深化公路航道養護體制改革,推動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監理制四位一體的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 二是大力推進自主決策、事關全局、條件成熟的重要改革。深化交通運輸投融資體制改革,增強籌融資能力,防范債務風險,重點在五方面著力:加強收費管理,把該收的足額征收到位,繼續深入整治高速公路收費環境;收縮投資范圍,過去投資戰線過長過寬,要清理、收縮,合理控制高速公路連接線規模,把高速公路經營公司規范整頓到位,依法依規回收債權和權益資金,集中力量抓好交通建設;嚴格執行高速公路征地拆遷包干政策,符合規劃的項目征地拆遷由市州包干負責,誰先交地就優先安排項目建設;用好現有資源,采取市場辦法配置新開通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油(氣)站等服務設施資源,利用高速公路出口優質土地資源籌集建設資本金,增強籌資還貸能力;優化信貸和財務結構,擴大股權融資、債券融資、資產證券化等直接融資比重,降低融資成本。繼續簡政放權,簡化干線公路、港航工程前期工作審批手續,下放實行無償使用的城市出租車經營權審批權限。 三是大膽探索方向正確、影響深遠但要審慎決策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積極探索推進道路客運班線審批改革和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堅持先行先試,時機成熟再全面推開。 辦好交通民生實事 一是突出抓好危橋改造,全面消滅全省新增的975座五類危橋,加快改造四類危橋,實施渡改橋59座,保障老百姓安全出行。 二是落實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新機制,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嚴格執行服務規范和標準,加強服務管理和監督。 三是長效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整治,委托中介機構每季度組織一次暗訪,朝著打造花園式服務區目標努力。 四是加快高速公路ETC建設和推廣應用,確保年底ETC車道全覆蓋。 五是認真落實農民工工資支付與管理工作暫行規定、高速公路施工損害地方道路補償意見等制度規范,維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 六是落實高速公路、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管養考核新機制,打造“暢、潔、美”的路域環境。 七是統籌城鄉客運發展,支持長沙、株洲“公交都市”創建,帶動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落實;穩步推進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實現全省99.87%的鄉鎮和89%的行政建制村農村客運網絡化,服務人民群眾便捷出行。 八是落實提高高速公路收費員工資標準方案,盡力改善基層一線職工待遇。 打造交通運輸新亮點新突破 一是抓住國家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戰略機遇,加快水運發展。重點推進“一縱五橫”高等級航道提級改造,加快岳陽港、長株潭港口群和益陽、常德、衡陽等重要港口碼頭結構優化和整體功能提升;把洞庭湖岳陽綜合樞紐作為解決湖南航運和洞庭湖區生態環境的關鍵工程推進,加快項目前期工作,爭取納入國家層面綜合或行業規劃。 二是發揮交通運輸大部門制優勢,加快現代物流發展。繼續推進具有公共服務功能的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全面啟動交通運輸物流公共系統平臺建設;深入推進甩掛運輸、零擔快運、城市配送發展,在長沙啟動我省城市配送建設試點工程;依托岳陽港城陵磯港區、長沙港霞凝港區,大力發展鐵水、鐵公、公水多式聯運;探索農村客運站和農村郵政物流配送站點融合建設新模式。 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設,發展智慧交通。在“數字湖南”總框架下定位,加強統籌和資源整合共享,重點推進公眾出行服務、公路水路安全預警與應急、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交通運輸業務管理四大系統建設。 四是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努力打造“兩型工程”、“兩型車船”和“兩型機關”;全面推廣應用長湘高速“兩型”科技示范工程建設成果;支持株洲市“全國低碳交通運輸試點城市”建設,積極推廣示范創建經驗;深入推進“車、船、路、港”百企專項行動,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積極參與湘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服務宏觀經濟運行。強化煤、礦、油、糧等重點物資、搶險救災物資和重大節假日等特殊時段的運輸保障;嚴格執行“綠色通道”政策;做好交通戰備工作。 二是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開展“公交優先發展實施年”活動;推動創建“群眾滿意客運站”;組織開展“情滿旅途”活動,做好春運服務保障。 三是積極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研究制定促進城市公交線網延伸服務、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城鄉客運線網一體化的政策措施。加大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村客運發展的政策扶持。 指導長沙市做好軌道交通2號線試運營工作。 四是加強運輸市場培育和監管。做好綜合交通運輸統計分析工作。加強道路客運、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建立“打非治違”長效機制。深入推進城市出租汽車行業和諧勞動關系創建。 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和應急保障 一是健全和完善金字塔形的責任體系,進一步抓好安全監管鏈條中各級各部門各崗位和各個環節的責任落實,嚴格責任追究。 二是夯實安全基礎,加快推進實施客渡船標準化、緊急避險錨地和碼頭、渡改橋規劃,加強公路安保工程建設,落實橋梁安全運行制度;完善全省治超網絡,做好公路水路治超工作;繼續開展安全知識“五進”活動,提高全員安全生產意識。 三是開展“三項整治”,即水上客渡船和運砂船簽單發航制度落實、道路客運站場“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制度執行、交通建設施工領域安全關鍵控制點責任落實專項整治,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四是全面推進安全風險管理,實現道路運輸、水路運輸和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年內全面達標,推動交通運輸企業建立安全生產責任險;完善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平安工地”考核評價。五是提升應急反應能力。加快推進國家區域性應急裝備物資儲備中心和水上交通安全支持保障系統建設;加強應急值班值守,加快建立網絡突發事件處置機制;改革信訪工作機制,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建立網絡受理信訪制度,推動信訪訴求就地解決,確保行業形勢穩定。 增強依法行政和科技創新能力 一是健全交通運輸地方法規體系。貫徹實施《湖南省鄉村公路條例》,推動出臺《湖南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湖南省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條例》;制訂實施經營性高速公路項目管理辦法、鄉鎮農(自)用船安全管理辦法、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實施意見。 二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進交通運輸行政執法 “四統一”工作,制定并實施行政復議工作規范化建設實施細則;深入開展執法評議考核,強化執法監督;抓好執法人員輪訓,開展文明執法創建活動,提高文明執法水平。 三是發揮科技支撐作用。開展“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關重大課題研究;重點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養護管理、“兩型”交通三大領域科技攻關,推廣應用高速公路生物隔離技術、隧道運營節能控制技術、干線公路典型路面結構、橋梁預應力加固改造技術和砂石運輸船舶自卸裝置五項科技成果,抓好公路客運站場建設、公路客運服務、高速公路養護和交通信息化建設等地方標準制訂。加快建設集交通科技管理、科技資源共享、成果信息發布查詢于一體的行業科技創新平臺。 堅持不懈抓好行業文明和黨風廉政建設 一是深入推進行業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豐富文明創建形式和內涵,深入開展文化建設“十百千”工程;深入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選樹培育先進典型;加強行業宣傳和正面輿論引導,增強行業凝聚力。 二是健全具有交通運輸特色的懲防體系。各級黨委切實擔負起全面領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主體責任,各級紀委切實承擔監督責任。著力構建黨風廉政建設“五個體系”格局,規范權力運行。加強對財政財務收支、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交通重點及專項資金、建設項目的審計。推動預算、決算,特別是“三公”經費等信息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貫徹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三是加強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認真落實新頒布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努力建設和培養交通運輸系統好班子、好干部。發揮省交通職院人才培育基地作用。支持社團和行業協會組織依照章程開展工作。認真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四是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深入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黨建工作服務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